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| 繼續訪問電腦版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二日
D10 星期六

入行踏腳石

張徹先生建議組織‘電影技術發展培訓’機構﹐著眼點在於技術身上。他說﹕ ‘技術可以培訓而藝術不能培訓。例如編劇﹐好劇本如何由培訓而得﹖古今中外﹐ 似乎沒有培訓出來的劇作家。’

張先生的見解不能說是錯誤﹐但也不全對﹐編劇絕對有技術的一面﹐需要學習 。猶如懂水性的天生好手﹐不等如是懂泳術的運動員一樣。但話說回來﹐影視工作 的培訓﹐沒有比親身參與工作來得有幫助。

筆者認識的影視人員﹐百分之九十九未唸過培訓班﹐‘科班出身’是好是壞﹐ 有待研究﹐但港片製作生態是如此。據悉近五年來坊間的各種電影培訓班學員﹐能 成功晉身電影電視界的﹐少之又少。

培訓班的大致功能是作為新手入行的踏腳石。茲舉例子作說明﹐廿多年前﹐梁 立人﹑甘國亮﹑招振強﹑杜琪峰﹑林嶺東等人都是TVB藝員訓練班﹐後來成為著 名編劇及導演。

而筆者有個老友﹐前幾年一直充任公餘電影編劇班導師﹐教過十六屆學生共三 百多人﹐竟無一人成功地進入影視界﹐為甚麼兩者區別這麼大﹖因為現在市場狹窄 ﹐連踏腳石的功能也喪失﹐故此﹐電影發展基金對培訓這一項目所能產生的效果不 可期望太高。杜維明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INSAFE System
關閉

0 個回復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