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4:29
11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電影觀賞的本質

(二) 「不清不楚–不通、不順」在觀賞上產生混亂,????什么不好呢?
---師傅教落,電影是一種需要連續觀賞的藝術,是以感官性先行。映像(包括其內容)混亂尤如「㫁片」,眼睛感官會跟不上,就失去了注意力,就會唔知道銀幕上的晝面講乜。任你IQ幾高,都跟唔上。睇得落去的觀眾,係詐帝睇得通。
---師傅教落,media,首先講傳達,然後才講表達。舉例,個吹氣娃娃點樣漂亮及玲瓏浮凸,它始終是塑膠物(?),傳達不了sense。
---表達含糊(但作者自以為精緻,冇得頂),尤如沙龍失焦、尤如Hifi喇叭拆音、尤如跛腳美女在舞台上跳芭蕾舞、尤如脷喉螺KOL在開咪…. 。

(11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4:43
12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時代敘述以及詮釋時代

●時代敘述以及詮釋時代
---《風》片所謂描寫大時代的黑白歷史片段,和劇情固然不match---這兩者的連結有一定格式的---而黑白歷史片段之跳來跳去,有真有假。兩主角時而年青,時而成年(兩個演員五六十歲,在影片中,分不出他們的年齡段)。又憶來憶去,又兩三個內外敘事觀點,你叫觀眾點跟呀?
---本人對民國至香港的歷史都頗為熟悉,作者(編導)的這一大段黑白片,實在令人不足一哂,我以為睇緊《今日睇真D》添。主要是作者(編導)View吧,唔識詮釋歷史,遑論評價歷史了。唔好同我講什麼「給香港一幅情書」的叉話了, 情個什麼?(習慣上,情書refer to愛情side)
我這麼一個老香港,對影片的歷史片段,固然覺得作者膚淺幼稚(尤其是日軍一段)。就以娛樂片而論,《風》片怎及得上八九十年代同類片的「真實」(個人感覺)。以反映社會層面論,《風》片是一齣虛假的懷舊片by香港兩個差頭事跡。

(12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5:00
13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沒有Present-time和pass-time的概念

---這裏冇興趣糾纏於影片中的題旨意涵方面,去返斷唔斷片這一點。
影片似乎沒有Present-time和pass-time分野的概念。
唔明影片點解以1977年許冠文會見中年梁朝偉作正式劇情的開始(正式劇情是我的term,作者(編導)或者冇呢個概念)。
到影片最後,許冠文講一大段嘢,有ending feel。點知後來又拍出年邁的磊樂(郭富城)片段,旁白提及陳水扁,觀眾鬼知道係2001年咩!可見作者(編導)是放棄和觀眾溝通@時序性---跛腳美女大跳芭蕾舞---2001年已是22年前的事,點樣給香港的情書呀?現代觀眾都唔知你想表達乜。

(13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5:14
14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沒有恰當的故事體裁

●故事體裁

---說來說去,影片沒有恰當的故事體裁,才先出了問題。這牽扯到歷史,牽扯到中港兩地政治情況within這幾十年,以及社會sense within這幾十年。我不相信影片幕後人(包括編導)有能力去涵蓋這種大命題,從而寫出個兩個傳奇人物的故事。

---你2017年開拍此片,又要喺大陸放映(合拍片) ,你點set-up香港政治詮釋先(遑論政治見識了)。
就我這個觀察中港博弈凡20多年的老司機,在佔中之後,都諗唔掂點點立論香港人的view@兩個傳奇人物的故事---回歸後的香港是另一種貪污情況?回歸後警隊的異化?(這個point我是亂噏)。
香港 回歸了廿多年,鑑古喻今,你總不能避開今天的感覺及立場的。影片偏偏是完全抹煞了回歸後的香港的感覺,你叫現代觀眾點樣投入呀?更不要說大陸觀眾了,根本唔知道你在拍乜!

(14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5:26
15#
INSAFE System
關閉
[隱藏]

---故事命題

---或者,立定心意,完全撇開特區政府時代,就當1977年是Present-time(影片中的現在式) ,就好似《教父1》咁,1970年拍出1950年代的故事。

---更不要貪心地寫埋大時代以及企圖詮釋埋時代(但和兩個人物又水溝油)。《教父1》有冇大筆大筆咁描寫1950年代美國的社會政治背景呀?但時代氣息幾濃厚呀。戲份分配方面,係人都識用點綴式、透視式的寫法@時代描述。劇情片最忌大量新聞片的片段,係觀眾都會走頭。

---影片更大鑊之處是,在於頭重尾輕。執着兩個影帝主演、但居然冇一個完整故事(個人認為)。編導不是在拍戲,而是在拍印象(impression),仿襲《花樣年華》style多於《跛豪傳》或《樹大招風》 style。更不堪的是,人設徹底崩壞,唔三唔四,唔清唔楚。
---講返故事體裁,如果唔夠斤兩,何不正經經拍返一部懷舊劇情片?例如用《教父1》或《樹大招風》style。set清楚套影片的命題。《教父1》就簡簡單單的﹕「It is America!」
---講真,又真係好難從呂樂和藍剛兩個人物中挖出一個簡單的故事命題來的。不幸的是,作者(編導)又唔甘心重複以前藍剛呂樂片的拍法(傳聞中的貪污探長)。

(15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5:49
16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沒有軸線感

●時序混亂、敘事觀點混亂、故事體裁混亂,再加上劇情缺乏故事感。
---其一,影片沒有軸線感,就好像東北人買賣烤肉串兒冇曬D竹籤咁。冇曬D竹籤,怎還能叫做串兒呢?
---假如用返這個故事體裁,編過劇的人大概都識用一個無相關的第三者旁白作串兒,進行回憶及陳述這八九十年的事跡(1940年代至2020年代),主體講南光和磊樂二人。
---不像現在影片,戇居到用青年時的南光和磊樂自己做旁白(但後來又沒有了二人的旁白)---九竹咁亂,這違反了敘事觀點法則啊!舉例,20幾歲的南江冇可能講返四十幾歲的的自己的!
(16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6:02
17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故事體裁‧串兒‧旁白

●假定用旁白作串兒、這個人物最好是許冠文的兒子(1950年代生),用講古的形式憶述父親日記(whatever),間接說出南光和磊樂加入警隊直至敗走海外的事跡。影片結尾用字幕報道出二人身故就可以。
---故事體裁patern2,不用旁白,直寫二人傳奇故事,中間插入歷史片段作過場(目前《風》片的歷史片段和二人是水溝油的) 。
或者不用歷史片段,用景物、人物的服飾變化+新聞報道就能反映時代的變遷(40年代的內地片《茶館》可作例子),那影片就可以集中精力和篇幅去描寫二人的故事了。
---很不幸的是,《風》片幕後人(主要是編導)可能沒有一個可說性的二人故事beyound of以前的同類片的巢臼,迷失於故事體裁中。那何必要選擇人物傳記片呢?

(17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6:21
18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故事‧顛覆性

●我對藍剛和呂樂瞭解不深,現翻看資料,說實在,也想不出一條靚橋翻拍二人傳記,但絕對不能唔三唔四地「花樣年華」化。牛河可以乾抄,可以濕抄、可以亂兜,但絕對不能當西餐咁煮!唔好執住個梁朝偉就王家衛上身,將郭富城呢個差佬拍成一個華倫天奴咁!係咪跟觀眾開玩笑?
---或者,只好在人物本身進行從新塑造,甚至顛覆也可以,無中生有般從從傳聞中顛覆也行。比方,兩條貪汙差佬是同性戀者(我亂噏的)---貪汙差佬這一基本點不能變---又比方,其中一人有心理病,所以和對方沖突(西片最興這一招),等等。現在《風》片的「暗三角戀」,陳腔濫調到令人失笑,用魚子醬炒牛河乎。而大原則是,藍剛和呂樂是兩個差佬,你似不能將二人當文藝小生來拍,這是s九線!

(18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6:35
19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人物‧心態、內在/內心

---我懷疑作者(編導)對藍剛和呂樂二人瞭解不深,對那個時代的貪汙及社會情形瞭解不深,未能發掘人物的真實性,亦無心重塑人物。
新一代導演似失去描寫舊時代(五六十年至90年代)香港差佬的能力。我是老香港,知道《風》片是點樣假法---其實這沒關係,形不需要十足的相像,捕捉到其神,則可以。

想像一下藍剛和呂樂當年的心態、以及內在/內心,才有apporaching的。知悉了兩個大差頭的心態、以及內在/內心,嵌入當年烏煙瘴氣的社會、外國佬、權、錢、女人以及黑社會,才會產生實在的劇情。而不是拍出「日本佬俾把手槍與南江,叫他殺老竇,反被南江槍殺自己,又輕易讓南江離開」般戇居的情節。

(19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admin 管理員 2023-4-2 13:26:51
20#
INSAFE System
關閉
---有形而無神

---假如捕捉到人物的心態及內在、就有「劇力方向」可以發掘。比方《教父1》的教父,其舊款的保守黑社會作風以及愛家庭。比方,幼子米高本身的冷血,都會drive出一個有趣的故事中心---中心不需要太多,否則好像現在《風》片盲頭烏蠅,散修修咁。

---西片的風格喜歡寫底個一面(情),而用面(事件)個一面作襯底,其實王家衛片亦興這一套,可惜《風》片偷壞師,有形而無神(文藝片嗰一段)。

(20)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